網頁

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

2011.08.10Part2[制度威信更需捍衛,大江東去-司徒華與共產黨的恩怨史,司徒華-共產黨的卧底]

制度威信更需捍衛,大江東去-司徒華與共產黨的恩怨史,司徒華-共產黨的卧底

2011年08月10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劉嗡



外傭居港權爭議:制度威信更需捍衛

作者:陳永傑
摘要:日前,香港外傭對限制他們申請永久居民身份的《入境條例》提出訴訟,認為該條例違反了《基本法》第24條,剝奪了他們的權利。香港輿論可謂涇渭分明,幾近劍拔弩張。

■ 香江評論(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日前,香港外傭對限制他們申請永久居民身份的《入境條例》提出訴訟,認為該條例違反了《基本法》第24條,剝奪了他們的權利。香港輿論可謂涇渭分明,幾近劍拔弩張。

首先,我們有必要先從內地人的視角來解釋一下事件中外傭的委屈感從何而來。內地人在香港連續居住滿七年就可以獲得永久居民身份,這七年可以是夫妻團聚、照顧父母,也可以是讀書、工作等。在廣東,遇上有親戚朋友移居香港,言談間常聽到「夠七年未」的詢問。在此語境下,七年就等同於一個完整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然而,40萬持工作簽證來香港「打住家工」的外籍傭工,即使住滿七年仍不能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有人問,是否因為他們不是中國籍?並非這麼簡單,其他持工作簽證來香港滿七年的外國人都可以申請,不可以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們持的是「家庭傭工」的工作簽證。

於是,這裡的核心政策問題是:香港應該讓外傭和其他持工作簽證來香港的外籍人士擁有一樣的權利嗎?支持一方從平等權利的角度來回答,邏輯易明,在此不贅。反對一方從務實角度回答,估計一下子會有幾十萬移民湧入,社會難以承受。

這裡需要有兩個層次的分析:
其一,這種威脅是否真的存在?現在持工作簽證居港滿七年的外籍人士,如果要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必須證明以香港為「永居地」,有好幾個條件要滿足。例如是否有主要家庭成員在港、是否有經濟能力支持在港生活不用依靠政府福利、是否有慣常居所等。40萬把老公和孩子留在老家、隻身赴港「打住家工」、月薪不過3740港元的外傭中,有多少人能全部滿足這些條件呢?再進一步想,當她們換成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後,上述外傭底薪水平便不再適用,要按香港的最低工資(每小時28港元)計薪,還有僱主會繼續聘請她們嗎?教育水平不高的外傭只能從事低端服務行業,可是她們大多數(尤其是菲傭)連廣東話也不會講,可以威脅到誰?

其二,拒絕外傭實踐平等權利要付出什麼代價?很多人說政府這次是「輸打贏要」,法治與社會公正將為此付出代價———如果可以根據一個還有很多爭議的理由就拒絕某項憲法條文的實踐,以後還有人會相信法治?

公道地講,對於與本國居民沒有親屬關係的人口的移居申請,世界各國的移民政策都有一些篩選措施或機制以便「挑肥揀瘦」,依據學歷和工作經驗制定的計分制正是例子。然而,現在的問題是現行機制與憲法條文有衝突,後者似乎並未有明確否定外傭的這一權利。不妨不太適當地套用一句賭場術語,所謂「願賭服輸,舉手不回」。下一輪的規則可以推倒重來,但為了整個制度的威信,這一輪如果輸了是否應該「服輸」呢?從這一角度看,支持外傭平等權利的一方,事實上也是在捍衛著制度的公信力。

□陳永傑(學者)(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http://www.hkptu.org/szetowah/?p=2507

一次很深刻的悟道 [司徒華] 二零一零年二月十七日

一個瞎子,經常在這條路上往來,三數天便到一間寺院,去聽老住持講經悟道。路上有一小河,流急水深,河上有一小橋,路人須橫過而渡。瞎子走慣了,不用別人幫助,每次都能安全渡過小河。

一個啞巴,也經常坐在橋頭附近行乞。他不能說話,只在地上放了一張寫着求乞字句的布,拿着一面小鑼,輕輕地敲打,引起路人的注意。他是看見瞎子常常走過的,但沒法打招呼;瞎子卻看不見他,不知道他的存在,只聽見那莫名其妙的小鑼聲。

連天大雨,河水暴漲,小橋沖垮了。放晴,瞎子如常到寺院,不知道小橋垮了;啞巴也如常到橋頭附近行乞,卻看見了垮了的小橋。瞎子走到河邊,正要上橋橫渡而過;啞巴看見了,知道瞎子看不見小橋垮了,倘如常走去,一定會跌落河中溺死。他一時心急,又無法出聲勸阻瞎子,便大力敲擊小鑼發出急聲巨響。

瞎子聽見鑼聲,與平日聽見的不同,便停了腳步,東張西望。聽了好一會,不明白究竟,正要舉步繼續前行。啞巴急起來了,拾起一塊小石,向他擲去,擲中了。瞎子有點氣惱了,大聲問道:「誰欺負我這個瞎子?」啞巴回答不了,瞎子便轉頭繼續前行,看着快要踏上斷了的小橋了。啞巴更急,什麼也不顧,跑着追上去,一手抓住瞎子的衣背,一手抱着他的腰,阻止他前行。瞎子認為是遭到襲擊,轉過身來,和啞巴扭在一起,打鬥起來。一個看不見,一個說不出話來解釋,兩人就在橋頭糾纏得難分難解。

路人看見了兩人在打鬥,紛紛上前排解,查問原委。瞎子說出被人擲石,被人攔阻;啞巴卻指着垮了的小橋,指指點點,指點出瞎子要過河去。這時,路人才知道,這個好心的啞巴,救了瞎子的一命,向瞎子說個明白。

瞎子聽了,恍然大悟,原來用石頭擲他和攔阻他的,是他的救命恩人,連忙在啞巴面前,下跪叩頭,感謝救命之恩。他心中更感激的是,這是一次很深刻的悟道。他所悟得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明報 2010年5月9日

一隻猴子的死 [司徒華]

古籍《莊子》中的一篇《徐無鬼》,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猴子又被稱為「狙」(粵音讀「追」)。吳國有一座山,山裏有很多猴子,所以,以「狙之山」而聞名。

一天,吳王率領群臣、將領、士兵,乘船在江上遊覽,然後上岸,登臨狙之山。從來沒有這麼大群的人馬,進入山裏,猴子們看見了,很是驚慌,被嚇得紛紛逃到山中最茂密的樹林去躲避,不敢出來。

但猴子們中的一隻,牠是群猴中最膽大和身手最敏捷的一隻,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難得有一個這樣的機會,在這麼多人的面前表演牠的本領。牠不但沒有逃到樹叢去,反而在吳王和眾人面前,從容不迫地在樹枝上跳上跳下,翻筋斗,盪鞦韆,發出尖叫。

吳王覺得牠無禮,竟然對國君如此,心中很是惱怒。他拔箭張弓,「嗖」的一聲,向這猴子射去。這猴子的確本領不凡,箭來到眼前,一出手就把箭抓住;接著又跳來跳去和發出尖叫,很是高興的樣子,彷彿嘲笑吳王的箭術奈不了牠何。吳王感到被侮辱了,一連發出多箭,但也一一被這猴子接住,而且跳得更高興,發出更高的尖叫。

吳王憤怒了,向隨從的將領和士兵下令﹕「射死這無禮的猴子!」這猴子成為了眾矢之的,只有死路一條。

吳王對陪伴出遊的朋友顏不疑說﹕「這猴子依仗牠的敏捷,炫耀牠的本領,以傲慢的態度對待朕,所以招來殺身之禍。這教訓要汲取,人也不能過於自信,以自己的本領向他人示傲!」

顏聽了這番話,回去後,拜得道之士董梧為師,努力自我修養,除去驕矜之氣,摒棄奢侈淫逸,謝絕與權貴往來。如此三年,修成道果,受到國人的讚譽。

這故事的寓意是什麼呢?無為而澹泊出世,這是《莊子》的哲學基調。簡單來說,「無為」就是無所作為,那就不需要什麼本領,更不炫耀本領。「無為」的反面就是「有為」,這猴子是死於「有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