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2011.08.31Part1[公關大災難,沉默的學運,葉劉準備落場?]
2011年08月31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劉嗡,一樹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66732
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2011.08.29Part1[保安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G4的証言,一哥賴港大,品評兩篇報章宣言,麗港城之「黑影靈體」,唐英年民意插水]
2011年08月29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Mark
不同人士及團體在報章刊登聲明,支持或反對警方在李克強訪港期間的保安安排。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226
本台片段證警方曾阻撓採訪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330
2011年8月26日星期五
2011.08.26Part2[Apple之未來,評論自由黨青年小組李梓敬,吉祥航空拒不避讓事件,解放軍鬼拍後尾枕]
2011年08月26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劉嗡,Mark
專家稱吉祥航空拒不避讓事件可能涉及刑責
http://news.eastday.com/c/20110828/u1a6076717.html
吉祥航空、卡塔爾航空航班空中搶道風波現場還原東方IC供圖
8月13日下午,雨霧瀰漫著上海虹橋機場。一架卡塔爾班機稱剩油僅夠維持5分鐘發出緊急信號要求提前降落,空管部門要求前方的吉祥航空班機讓開跑道,不想該班機竟然拒絕讓路---近期發生的吉祥航空"拒讓門"事件,引發人們對"空路"規則的熱議。在"拒讓門"事件中,各方究竟孰是孰非?"空路"規則由誰說了算?如何規避此類險情的發生?……羊城晚報記者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調查和採訪。
空中搶道
據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24日在官網上發佈的信息顯示:8月13日,因浦東機場天氣原因,卡塔爾航空公司多哈至浦東QR888航班在等待降落過程中,該航班機組報告油量不足,申請備降虹橋機場。當班管制員獲悉後立即啟動優先落地程序,要求吉祥航空公司HO1112航班避讓,但該航班機組未能立即執行指令。管制員隨即重新調整航班降落順序,指揮卡塔爾航空公司QR888航班安全著陸虹橋機場。
而來自網上的消息稱,當時卡塔爾航空飛行員呼叫「MAYDAY」請求緊急降落,但吉祥航空機長也自稱油量不足,沒有主動讓路。
26日,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介紹調查新進展,稱兩家民航班機相隔4分鐘分別降落在不同的跑道。調查結果顯示,卡塔爾航班當時還存有5噸油,夠續航半小時,而吉祥航空班機油量還有2-3噸左右,足夠續航1小時。目前,當事雙方表示,以民航當局的調查結果為準。吉祥航空班機機組所涉及人員已經暫停飛行。
兩句不實之語,加上一個蠻橫的舉動,險些釀成一個巨大的事故。不過,對於這兩個謊言,公眾有著不同的評價。「卡塔爾的謊報只能說是佔小便宜,吉祥航空的行為卻形同謀殺」,網友「半杯可樂」如是說。這個說法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
仍在調查
「飛機必須嚴格遵守空管的指揮,因為這樣才能保證機場的秩序和飛行的安全。如果不聽從指揮,將面臨嚴格的處罰。」白雲機場有關工作人員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飛機是否可以為了公共利益等不遵守空管的命令而自處呢?民生證券航空業分析師王曉艷表示,「除非有極個別的特例。比如,當值班飛行員在降落時通過自己的目測等發現,相關指令並不能絕對保障乘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時,其就會違背民航局指令,以安全為前提,作另一番處理。」
有關專家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吉祥航空航班的行為並不具備「極個別的特例」的條件,是明顯的違規行為。
對於違規行為,航空公司一般會如何懲處?南方航空公司的有關工作人員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各個航空公司的做法略有不同,南航在這方面有非常健全的制度,會根據飛行員實際犯錯誤的大小、是否故意等情況分別處理,主要的措施包括停飛甚至開除等。
吉祥航空有關負責人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首次表示,民航局調查結束後,將會對相關處理意見提出「建議」,該公司將以此為依據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而對於公司內部的相關規定,該負責人未透露。
或涉刑責
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起淮在接受羊城晚報專訪時表示,「當時卡塔爾的航班已經發出MAYDAY信號,這是民航飛行中最高等級的遇險信號,一般會在遭遇劫機、機艙著火或爆炸、少油等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相當於海難當中的SOS。如果查實吉祥航空機長的做法的確無特殊緣由而拒不避讓,那麼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甚至是終生停飛。此前比這要輕微很多的違規行為,都有被處終生停飛的先例。」
「如果最後查證吉祥航空的機長在接到命令後拒不執行,繼續自行降落,而並沒有其他特殊情況,那就還要涉及刑法的內容。」張起淮說。這種觀點不僅來自專家學者,也同樣來自其他航空業從業人員。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航空業人士表示:「這種行為如果不嚴懲,將來越來越多的人這麼做,那發生重大事故就只是遲早的事了。」
這種行為會觸犯什麼罪名呢?張起淮表示,如果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後果,比如機毀人亡等,就涉嫌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據《刑法》相關規定,最高甚至可以判死刑。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因航道資源緊張,加上當時天氣情況不好,有可能出現機組為搶先降落,以謊報油量的方式緊急呼叫、要求緊急降落的情況,由此導致機組之間缺乏誠信,互不相讓。
對此,張起淮說,如果卡塔爾航空作出了不符合規定的呼叫,一經查實,會受到處罰。若吉祥航空謊報了自己的油量,也將受到處罰,對給其他航空器造成的損失也應承擔責任。
航空專家許耿睿:
美國
若不聽從空中管制或令軍機將其擊落
航空專家許耿睿生於中國台灣,現在成都工作。每個月他都會專門去機場幾次,專門拍攝和研究飛機。對於飛機起落的相關規定和具體操作,他都瞭然於胸。本次「拒讓門」事件發生後,他進行了非常詳細的研究。8月26日下午,他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羊城晚報:像這種飛機拒不避讓的情況,我國以前是否曾經發生過?這種事件發生的頻率如何?
許耿睿:這種情況不要說在中國,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十分罕見的,這實在是匪夷所思。按照國際普遍的規則,只要空中的飛機發出MAYDAY,就意味進入緊急狀態,有墜毀的可能,需要迫切救助,這個時候,無論是「空軍一號」,還是一般民用、軍用航班,都要給它避讓。在美國,如果這樣不聽從空中管制的航班,有可能會出動軍機將其擊落,在「911」事件之後,美國就已經授權軍方了。
羊城晚報:從我國實際操作的情況看,當有航班發出MAYDAY信號或發生其他問題後,相關的航班可以採取一些怎樣的措施來幫助發信號的航班?
許耿睿:除了按照指揮讓發信號的航班優先降落,為其避讓外,其他航班最主要的幫助方法就是靜默。這樣可以將溝通的平台留給發信號的航班,保持其和管制員之間的溝通順暢,從而有利於危險的解決。此前不久,國內某航空公司有一個航班,兩個發動機中有一個壞了,其他航班就全部靜默,最後協助該航班平安降落。
羊城晚報:事發後,網上稱卡塔爾的航班在發出MAYDAY信號時稱還有5分鐘油量,如果果真如此,其危險程度有多大?後來卡塔爾方面表示還有半小時的油量,在這種情況下它可以發出MAYDAY信號嗎?
許耿睿:如果真的只有5分鐘的油量,那危險程度就非常高了。它只能一次降落成功,連復飛一次的機會都沒有。只要降落失敗,就是機毀人亡。因此,虹橋地面得知QR888航班三次發出MAYDAY呼號後便出動消防車待命。發出信號的卡塔爾航班是波音777-300型,非常巨大,乘客眾多。出於對乘客的生命安全考慮,當機上所剩的油僅夠維持半小時甚至以下的時候,是可以發出MAYDAY信號的,這也是符合國際通則的。
羊城晚報:吉祥航空也曾在下降前表示自己的油也不夠用了,僅夠維持幾分鐘,會不會是該飛機上的顯示系統出問題導致機長認為自己飛機的油不夠採取了不避讓的態度?
許耿睿:吉祥航空的是空客320,機型比卡塔爾的要小很多,常規座位是120人左右。後來的調查顯示,它的油還夠用一個小時。如果真的是儀器顯示錯誤,發現油不夠,機長早就應該發出MAYDAY信號了,而不是等別人發出後自己才表示油「也不夠了」。
羊城晚報:如果卡塔爾航班真的因為油不夠而無法降落,最壞的後果會怎樣?吉祥航空的機長對此應有預料,你覺得他是出於什麼考慮最終不避讓的?
許耿睿:波音777-300最多座位數量為550個,典型座位數量368,機上人數眾多。其降落當天上海市雨霧天氣,如果油耗盡很容易墜落上海市區。就算在黃浦江迫降,因為黃浦江江道較彎,也很難獲得較好的迫降效果,甚至可能波及鬧市。吉祥航空機長最終採取不避讓的做法,可能是考慮到如果避讓,就必須轉一圈重新排隊,當時空中有十幾個航班都在等待,它如果又排在最後一位,意味著要多耗燃油。
相關鏈接
一機發遇險信號時,他機應暫停發信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的相關規定
一機發遇險信號時,他機應暫停發信號
第九十四條 執行不同任務的航空器或者不同型別的航空器,在同一機場同時飛行的,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優先起飛和降落的順序。
對執行緊急或者重要任務的航空器,班期飛行或者轉場飛行的航空器,速度大的航空器,應當允許優先起飛;對有故障的航空器,剩餘油量少的航空器,執行緊急或者重要任務的航空器,班期飛行和航路、航線飛行或者轉場飛行的航空器,應當允許優先降落。
第一百零一條 在飛行中遇到嚴重危及航空器和人員安全的情況時,飛行人員應當利用一切手段,重複發出規定的遇險信號。其他航空器飛行人員在飛行中收到遇險信號,應當暫時停止使用無線電發信號,必要時協助遇險航空器重複發出遇險信號。
第一百一十八條 飛行人員未按本規則規定履行職責的,由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吊扣執照一個月至六個月的處罰,或者責令停飛一個月至三個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宣佈最低油量後,最多可飛半個鐘
《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第121.555條(b):最低油量是指飛行過程中應當報告空中交通管制員採取應急措施的一個特定燃油油量最低值。該油量是在考慮到規定的燃油油量指示系統誤差後,最多可以供飛機在飛抵著陸機場後,能以等待空速在高於機場標高450米(1500英尺)的高度上飛行30分鐘。
Chinese State TV Alludes to U.S. Website Attacks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3111904009304576528363095538754.html
2011.08.26Part1[港大集會,核心保安區,Steve Jobs]
2011年08月26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劉嗡,Mark
蘋果電腦執行長 Steve Jobs 於 2005 年 6 月 12 日受邀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的這篇演講,也是我想勉勵自己的話。
今天,有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Thank you. I'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for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Truth be to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怎麼串連在一起。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同意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才軟化態度。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six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eighteen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ve got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found out later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go to college.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而且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This was the start in my life. And seventeen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ï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of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far more interesting.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五先令退費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追尋我的好奇與直覺,我所駐足的大部分事物,後來看來都成了無價之寶。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five-cent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seven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舉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法指導。在整個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學書法。我學了serif 與san 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版印刷偉大的地方。書法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捕捉的,我覺得那很迷人。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s-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我沒預期過學的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變間距字體了。又因為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如果當年我沒這樣做,大概世界上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s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在一起,但是這在十年後回顧,就顯得非常清楚。我再說一次,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10 years later.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所以你得相信,你現在所體會的東西,將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整個不同起來。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because believing that th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 worn path, and that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我的第二個故事,有關愛與失去。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我好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而我才剛邁入人生的第三十個年頭,然後被炒魷魚。
I was lucky.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twenty. We worked hard and in ten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the Macintosh, a year earlier, and I'd just turned thirty, and then I got fired.
要怎麼讓自己創辦的公司炒自己魷魚?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好吧,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他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炒了我魷魚,公開把我請了出去。曾經是我整個成年生活重心的東西不見了,令我不知所措。有幾個月,我實在不知道要幹什麼好。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Bob Noyce,跟他們說我很抱歉把事情搞砸得很厲害了。我成了公眾的非常負面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著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的日子經歷的事件沒有絲毫改變我愛做的事。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and so at thirty,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當時我沒發現,但是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in my life.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and I retur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o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讓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你得找出你愛的,工作上是如此,對情人也是如此。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s going to hit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你的工作將填滿你的一大塊人生,唯一獲得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關係,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
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我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幹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變革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下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工具。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譽、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自己有東西要失去了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什麼道理不順心而為。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and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ten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that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從胃進腸子,插了根針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thankfully, I am fine now.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之前死亡只是抽象概念時要更肯定告訴你們下面這些: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但是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目的地,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簡直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變化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留下空間。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s quite true.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我們很迷這本雜誌。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發明,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Google,在Google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理想化,充滿新奇工具與神奇的註記。Stewart跟他的出版團隊出了好幾期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早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去爬山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ue,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Sixtie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thirty-five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 was idealistic,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The Whole Earth Catalogue,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Seventie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在照片下有行小字:「求知若飢,虛心若愚」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期許你們:「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Beneath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非常謝謝大家。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2011.08.24Part2[馬仔舌戰周融,大學學權之歷史,菲律賓人質慘劇案一週年,唐唐勁過三世祖,商界大迫宮,邊緣回望-孝道]
2011年08月24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馬草泥,一樹
2011.08.24Part1[卡達菲家族去向不明 ,義鳥兵,沙田替補大混戰,批「國家行為」論]
2011年08月24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馬草泥,一樹
昨日(2011年8月23日)特區政府為替補機制舉行首場公開論壇,香港人網亦有派出記者到場進行採訪,惟本網記者卻被在場負責職員以香港人網並非傳統媒體為由,粗暴驅逐員離場,禁止繼續進行採訪工作。本網認為此舉有嚴重打壓新聞自由之嫌。
香港人網成立至今已經六年,作為新時代網絡媒體,社會認受性甚高。過去香港人網一直有記者採訪立法會大小會議、公聽會、公開論壇等市民關注的時事活動,並未受到任何阻撓。在採訪期間,本網記者亦遵守所有規則,未有任何違規的行為,但是本網記者在今次替補機制公開論壇卻遭受無理的阻撓。
本網對於公開論壇負責人員在未有交代任何原因的情況下禁止本網記者進行採訪,並驅逐離場一事,表示強烈不滿。本網現要求主辦單位公開交代禁止本網採訪的原因,並就是次踐踏新聞自由之行為作出道歉。
香港人網
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周顯: 人口結構涉主權 特區法院無權判
有關外傭居留權應不應該交由「人大釋法」的問題,坊間眾口紛紜,但俱不得要領。一言以蔽之,這是由於香港在這一百多年來,曾是中國邊陲的英國殖民地、以至今天的特別行政區,所謂法律界的法制觀,局限於狹窄的視野,即是強於實效、精於打官司、拘泥於條文字句,而對國家大法等觀念或視若無睹,或略識之無,是以其論亦有如隔靴搔癢、文不對題。本文就是從宏觀角度去看這案件,以證出坊間有關《基本法》和此案的觀念,是如何的訴諸皮毛,而不識國家法制、法律哲學和憲法的根本。
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基礎是甚麼?這問題也即是問:甚麼是一個國家?答案是:主權。第二個問題是:甚麼是主權?答案有很多,但是一個主權國家的兩大基本因素是:土地和人民。換言之,在一個主權國家而言,沒有任何事物,比土地和人民更重要的了。
土地人民組成國家
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但是,香港並非一個獨立的國家,所以並不能擁有獨立的主權。換言之,有關主權的獨立要素,即土地和人民,香港並不能享有完全的決定權。舉例說,香港政府可以將一塊黃金地段的土地拍賣給任何一個外國財團,但卻不能把整個昂船洲賣掉給一個單一的外國人,因為這可以涉及有關土地主權的出賣。
同樣道理,香港特區政府可以自行決定接受外國移民政策,香港的法院也能自行判決外國移民能否獲得本地居留權。但這權力是有限的,政府批准一千個、一萬個移民,這是它的權力範圍。但是,如果外國移民的數目是十萬、一百萬、一千萬呢?這龐大的數目牽涉到整個城市的人口結構,便是屬於國家主權的問題,並非一個特別行政區政府所能決定的事,自然也不是特區的一個法院的其中一個或幾個法官所能決定的。
可以這樣說,沒有一個國家的地方法院,可以作出可以改變其人口結構的判決,這必須由中央政府的最高司法機關,甚至是要由國會去決定,在嚴重的個案中,這也許需要全國公投。因為事體影響大,改變人口結構是嚴重得往往需要由公投去決定的重大事項,單由一個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法院便可以拍板決定,未免不合體制,亦可算是兒戲胡鬧到了極點。
香港的法律界人才鼎盛,但很可惜,精於打官司者眾,資深大律師們對於民事刑事諸案的條文案例熟極如流,法學院也常常撰寫有關於法律的文章,但俱都局限於法律的「專業主義」這一部份。有關法律哲學、國家大法如主權等等上層結構的討論,可以說,香港從來都是交了白卷,從來沒有出過一位會受國際法學界尊重的重量級大師。故而當我們討論到有關國家大法時,論者未免荒腔走板,莫不脫節了。
對於外傭居留權案件,總括一句,我們只能搬用克林頓當年的名句,稍為改動一下:「這是主權,笨蛋!」(It’s the sovereignty, stupid!)
2011年8月22日星期一
2011年8月19日星期五
2011.08.19Part2[胡錦濤南巡,宋祖英老公重見天日,故宮大醜聞,北宋五大名窯,名貴木器,免費報大血戰,電視狂人王維基,解說柳永《八聲甘州》]
2011年08月19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
眾星助陣劉老根會所開幕 宋祖英老公首度亮相 |
北宋五大名窯
http://www.hudong.com/wiki/北宋五大名窑
城市電訊多媒體創作中心 Presentation:
http://reg.hkbn.net/ctigroup_admin/files_upload/PR_Multimedia_Presentation_C.pdf
新聞稿:
http://reg.hkbn.net/ctigroup_admin/files_upload/20110815_MultimediaCenter_PR_C.pdf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2011.08.19Part1[李克強訪港天怒人怨,港大之恥,鷹犬一哥 ,垃圾唐英年,後市不明朗,歐羅危險,輪姦女幹部群眾叫好]
2011年08月19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
洪深:全國網民支持三乞丐輪姦女幹部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1/08/201108182301.shtml
2011年8月17日星期三
2011.08.17Part2[陳達鉦司徒華與黃雀行動,海怡選情,黎智英的成功秘密,柳永-八聲甘州]
2011年08月17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林雨陽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2011.08.17Part1[李克強來港,間接港股直通車,李克強的背景,習、李接班,大連市長反口]
2011年08月17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林雨陽
2011年8月15日星期一
2011.08.15Part2[補貼,高鐵減速更危險,南盤江鉻渣污染事件,劉健儀、謝偉俊應釘律師牌,Fiat justitia ruat caelum]
2011年08月15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
Fiat justitia ruat caelum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at_justitia_ruat_caelum
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
2011.08.12Part2[John Rawls正義論,海南萬寧塌橋事件,高鐵減速,訪問郭美美,貴州又民變,黎智英是基?]
2011年08月12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林雨陽
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
2011.08.10Part2[制度威信更需捍衛,大江東去-司徒華與共產黨的恩怨史,司徒華-共產黨的卧底]
2011年08月10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劉嗡
外傭居港權爭議:制度威信更需捍衛
作者:陳永傑
摘要:日前,香港外傭對限制他們申請永久居民身份的《入境條例》提出訴訟,認為該條例違反了《基本法》第24條,剝奪了他們的權利。香港輿論可謂涇渭分明,幾近劍拔弩張。
■ 香江評論(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日前,香港外傭對限制他們申請永久居民身份的《入境條例》提出訴訟,認為該條例違反了《基本法》第24條,剝奪了他們的權利。香港輿論可謂涇渭分明,幾近劍拔弩張。
首先,我們有必要先從內地人的視角來解釋一下事件中外傭的委屈感從何而來。內地人在香港連續居住滿七年就可以獲得永久居民身份,這七年可以是夫妻團聚、照顧父母,也可以是讀書、工作等。在廣東,遇上有親戚朋友移居香港,言談間常聽到「夠七年未」的詢問。在此語境下,七年就等同於一個完整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然而,40萬持工作簽證來香港「打住家工」的外籍傭工,即使住滿七年仍不能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有人問,是否因為他們不是中國籍?並非這麼簡單,其他持工作簽證來香港滿七年的外國人都可以申請,不可以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們持的是「家庭傭工」的工作簽證。
於是,這裡的核心政策問題是:香港應該讓外傭和其他持工作簽證來香港的外籍人士擁有一樣的權利嗎?支持一方從平等權利的角度來回答,邏輯易明,在此不贅。反對一方從務實角度回答,估計一下子會有幾十萬移民湧入,社會難以承受。
這裡需要有兩個層次的分析:
其一,這種威脅是否真的存在?現在持工作簽證居港滿七年的外籍人士,如果要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必須證明以香港為「永居地」,有好幾個條件要滿足。例如是否有主要家庭成員在港、是否有經濟能力支持在港生活不用依靠政府福利、是否有慣常居所等。40萬把老公和孩子留在老家、隻身赴港「打住家工」、月薪不過3740港元的外傭中,有多少人能全部滿足這些條件呢?再進一步想,當她們換成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後,上述外傭底薪水平便不再適用,要按香港的最低工資(每小時28港元)計薪,還有僱主會繼續聘請她們嗎?教育水平不高的外傭只能從事低端服務行業,可是她們大多數(尤其是菲傭)連廣東話也不會講,可以威脅到誰?
其二,拒絕外傭實踐平等權利要付出什麼代價?很多人說政府這次是「輸打贏要」,法治與社會公正將為此付出代價———如果可以根據一個還有很多爭議的理由就拒絕某項憲法條文的實踐,以後還有人會相信法治?
公道地講,對於與本國居民沒有親屬關係的人口的移居申請,世界各國的移民政策都有一些篩選措施或機制以便「挑肥揀瘦」,依據學歷和工作經驗制定的計分制正是例子。然而,現在的問題是現行機制與憲法條文有衝突,後者似乎並未有明確否定外傭的這一權利。不妨不太適當地套用一句賭場術語,所謂「願賭服輸,舉手不回」。下一輪的規則可以推倒重來,但為了整個制度的威信,這一輪如果輸了是否應該「服輸」呢?從這一角度看,支持外傭平等權利的一方,事實上也是在捍衛著制度的公信力。
□陳永傑(學者)(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http://www.hkptu.org/szetowah/?p=2507
一次很深刻的悟道 [司徒華] 二零一零年二月十七日
一個瞎子,經常在這條路上往來,三數天便到一間寺院,去聽老住持講經悟道。路上有一小河,流急水深,河上有一小橋,路人須橫過而渡。瞎子走慣了,不用別人幫助,每次都能安全渡過小河。
一個啞巴,也經常坐在橋頭附近行乞。他不能說話,只在地上放了一張寫着求乞字句的布,拿着一面小鑼,輕輕地敲打,引起路人的注意。他是看見瞎子常常走過的,但沒法打招呼;瞎子卻看不見他,不知道他的存在,只聽見那莫名其妙的小鑼聲。
連天大雨,河水暴漲,小橋沖垮了。放晴,瞎子如常到寺院,不知道小橋垮了;啞巴也如常到橋頭附近行乞,卻看見了垮了的小橋。瞎子走到河邊,正要上橋橫渡而過;啞巴看見了,知道瞎子看不見小橋垮了,倘如常走去,一定會跌落河中溺死。他一時心急,又無法出聲勸阻瞎子,便大力敲擊小鑼發出急聲巨響。
瞎子聽見鑼聲,與平日聽見的不同,便停了腳步,東張西望。聽了好一會,不明白究竟,正要舉步繼續前行。啞巴急起來了,拾起一塊小石,向他擲去,擲中了。瞎子有點氣惱了,大聲問道:「誰欺負我這個瞎子?」啞巴回答不了,瞎子便轉頭繼續前行,看着快要踏上斷了的小橋了。啞巴更急,什麼也不顧,跑着追上去,一手抓住瞎子的衣背,一手抱着他的腰,阻止他前行。瞎子認為是遭到襲擊,轉過身來,和啞巴扭在一起,打鬥起來。一個看不見,一個說不出話來解釋,兩人就在橋頭糾纏得難分難解。
路人看見了兩人在打鬥,紛紛上前排解,查問原委。瞎子說出被人擲石,被人攔阻;啞巴卻指着垮了的小橋,指指點點,指點出瞎子要過河去。這時,路人才知道,這個好心的啞巴,救了瞎子的一命,向瞎子說個明白。
瞎子聽了,恍然大悟,原來用石頭擲他和攔阻他的,是他的救命恩人,連忙在啞巴面前,下跪叩頭,感謝救命之恩。他心中更感激的是,這是一次很深刻的悟道。他所悟得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明報 2010年5月9日
一隻猴子的死 [司徒華]
古籍《莊子》中的一篇《徐無鬼》,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猴子又被稱為「狙」(粵音讀「追」)。吳國有一座山,山裏有很多猴子,所以,以「狙之山」而聞名。
一天,吳王率領群臣、將領、士兵,乘船在江上遊覽,然後上岸,登臨狙之山。從來沒有這麼大群的人馬,進入山裏,猴子們看見了,很是驚慌,被嚇得紛紛逃到山中最茂密的樹林去躲避,不敢出來。
但猴子們中的一隻,牠是群猴中最膽大和身手最敏捷的一隻,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難得有一個這樣的機會,在這麼多人的面前表演牠的本領。牠不但沒有逃到樹叢去,反而在吳王和眾人面前,從容不迫地在樹枝上跳上跳下,翻筋斗,盪鞦韆,發出尖叫。
吳王覺得牠無禮,竟然對國君如此,心中很是惱怒。他拔箭張弓,「嗖」的一聲,向這猴子射去。這猴子的確本領不凡,箭來到眼前,一出手就把箭抓住;接著又跳來跳去和發出尖叫,很是高興的樣子,彷彿嘲笑吳王的箭術奈不了牠何。吳王感到被侮辱了,一連發出多箭,但也一一被這猴子接住,而且跳得更高興,發出更高的尖叫。
吳王憤怒了,向隨從的將領和士兵下令﹕「射死這無禮的猴子!」這猴子成為了眾矢之的,只有死路一條。
吳王對陪伴出遊的朋友顏不疑說﹕「這猴子依仗牠的敏捷,炫耀牠的本領,以傲慢的態度對待朕,所以招來殺身之禍。這教訓要汲取,人也不能過於自信,以自己的本領向他人示傲!」
顏聽了這番話,回去後,拜得道之士董梧為師,努力自我修養,除去驕矜之氣,摒棄奢侈淫逸,謝絕與權貴往來。如此三年,修成道果,受到國人的讚譽。
這故事的寓意是什麼呢?無為而澹泊出世,這是《莊子》的哲學基調。簡單來說,「無為」就是無所作為,那就不需要什麼本領,更不炫耀本領。「無為」的反面就是「有為」,這猴子是死於「有為」。
2011.08.10Part1[黑客入侵而停市,倫敦暴亂,人大釋法]
2011年08月10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劉嗡
London Riots turn mad Video of massive fire in Croydon [HD]
Police Overrun in Woolwich -London Riots 8/8/11
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2011.08.08Part1[美國債失AAA,何俊仁紐約遭僑質詢,梁振英/范太的口才,泛民初選無進展,再回應中大民調]
2011年08月08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
2011年8月5日星期五
2011.08.05Part2[外傭居港權法理研究,續駁張五常,江西南昌大橋集體跳橋自殺]
2011年08月05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劉嗡,Mark
特大新聞:南昌大橋數百人要自殺(多圖)
http://www.donews.com/media/201108/563643.shtm
2011.08.05Part1[大跌市,美國的經濟前景,李嘉誠批梁挻唐,外傭居港權法理研究]
2011年08月05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劉嗡,Mark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2011年8月1日星期一
2011.08.01Part2[民主黨的ipad特首初選,回應梁文道張五常的文章]
2011年08月01日
主持:蕭若元,勒民知,慢必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31.html
梁文道:信,還是不信
就在《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出版前一兩個星期,一位朋友的父親去世了。老先生只比民國小三歲, 1931年畢業於福建馬尾海軍學校,是抗戰時期國軍的海軍精英。危難時刻,他參加了敢死隊,就和那個年代許多國民黨的青年軍官一樣,行前還特地給家人寫下一封慷慨激昂的遺書。九死一生,他隨後轉戰武漢,同時帶領研製水雷的任務。終於打到了抗戰勝利,他一邊在江南造船廠工作,一邊任職於上海交通大學,希望獻出餘生給重建中的國家。當國民黨要敗走台灣了,蔣介石特地派人接他,指名要他跟着走,大抵是為了他那十幾年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可是老先生沒走,雖是國民黨黨員,他也徹底厭棄了當年國府的專權腐敗。正如那個年頭無數熱血青年與天真單純的知識分子,他相信共產黨,相信一個被預許了的民主新中國。沒多久,他回到了武漢,是今日武漢理工大學的創校元勛之一,老人要繼續他那未完的大業。
在老人的前半生,我們看到的是一幅玫瑰色的圖景,恍如電影《建國大業》與《建黨偉業》某些片段中的背景人物,激情陽光,永遠眼望遠方,很適合用「激動人心」的紅歌來為他配樂。但接下來的事呢,就不必多說了。反正身為前國民黨黨員,又是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從反右到文革,老人的經歷實在和我們曾經聽過的許多故事沒有太大分別。難怪今天的進步愛國青年一聽就皺眉,嫌這些妖魔化共黨的瑣碎小事太老套,無非就是抄家批鬥,也確實老套。比較有意思的倒是最近這十年,共產黨的領導文化與風氣變得很不一樣,在乎的不再是路線、出身和思想,而是些更唯物的東西。老人沒有趕上這股變化,仍然堅持老派樸素作風的他退休了,而坐在枱面上的新人物則開始打他退休待遇的主意,比方說扣了一個面積比較大的住房不發。待得老人病重入院,單位還派人去醫院商議轉院,趕緊送他去等死的地方,免得浪費寶貴的醫療資源。我的朋友沒辦法,寫信竟然寫到了台灣連戰辦公室,沒想到「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辦公室」立刻回信,還稱讚他的父親「一生愛國愛黨」,真不知道其中所說的那個「黨」究竟是哪一個黨。無論如何,自從台灣那邊給大陸國務院去了一封之後,整件事的級別就不一樣了,甚至驚動了「國台辦」,大概這時候他們才想起老人家不只是共產黨底下報廢了的舊電池,還是一個參加過抗戰的老國民黨。我一時忍不住,對着悲憤莫名的朋友開玩笑說:「沒想到最後還是要靠國民黨」。
說起來老人家也真是夠純了,他對身邊這許多事懵然無知,不曉得子女的奔走和憤怒,一天到晚還在看電視關心祖國,見到溫家寶的政改言論之後,甚至跟病床側的家人高興地打賭,他說七一黨壽之前必有動作,這回中國民主終於有望了。最後那幾天,七一也過了,老人家在床上常常痛苦喊叫,聲音在深夜的醫院走廊之間回旋,非常地不平靜。末了,老同事來看望他,他說自己只有三句話;一是政府要改革,二是中國要民主,三是「我這一輩子被共產黨騙了」。
講了這麼半天,這些事和司徒華先生的回憶錄有關嗎?有的,關鍵就在那個「騙」字。我見過太多人說「我被共產黨騙了」這句話,分別只在於時機,有人是在林彪事件之後,有人是在打倒四人幫之後。在香港,更多人則是在六四之後。那位老先生經歷半生滄桑,卻要一直等到臨終前眼見溫家寶說完話不管用之後,才用盡力氣一個字一個字地承認:「我這一輩子被共產黨騙了」。沒有類似經歷的人恐怕很難明白這句話的份量;說出這句話,等於是一個人的徹底轉化。好比信教,你大半生跟隨這個宗教的指引,為它賣命為它吃苦為它受了數不盡的委屈。然後有一天你忽然發現這個教是騙人的,這豈不表示你之前走過的路是浪費青春,那段人生是白過了嗎?當然共產黨不是宗教,但對這些人來說,那卻是一個理想的化身,在塵世間行走的精神共同體。如今你竟然要反對它,同時否定了自己?我讀《大江東去》,其中一個焦點便是要找到這句話出現在甚麼環節。結果我發現司徒先生沒有明確說過這麼一句具有「言語─行動」( speech- act)效果的背教宣言;儘管他曾表示「六四事件,令我對中共有了最本質的認識,我對中共已經不再存有任何寄望」。
承認受騙,首先要有一個相信過的背景。司徒華先生當年相信共產黨究竟信到甚麼程度?他做過「組織」裏的人嗎?這是《大江東去》一書最受關注的部份。看到司徒先生加入共青團這一節(媒體報道都說他加入的是共青團前身「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但不要忘記「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 1957年正式易名為「共青團」之後,他還一直留在團內工作,等待組織的安排。如此看來,他確確實實就是共青團的超齡團員),很多人都覺得無法接受。在這些人眼中,共黨和反共勢如漢賊之不兩立。司徒華先生一直領導支聯會,爭取民主,要求結束一黨專政;他怎可能加入過共產黨的預備梯隊?他應該從頭到尾地反共才是。難怪他們之中有人要懷疑這本書有問題,甚至是想抹黑(或者「抹紅」)司徒先生了。
也許是想讓支聯會等組織的善良支持者放心吧,否則這些熟悉司徒先生而且又老於政道的人又怎會不明白,司徒華當然在組織裏待過,因為他太像一個黨了,他簡直是香港泛民主派中最像共產黨的人。我這麼說,沒有絲毫的不敬;恰恰相反,「教協」之所以能成為香港最龐大最有勢力的工會,支聯會之所以能夠堅定不移地挺過了二十多年的考驗,靠的正是司徒華先生這份背景和歷練。
他真是太瞭解共產黨了。且看他為「教協」訂下的「農、輕、重」三字方針,看他如何苦心積慮地為支聯會和「教協」設下防止滲透的機關,這一切都是共產黨發展和維護組織的根本思路。我還記得,九十年代有不少搞社運的朋友嫌司徒先生太過獨裁,覺得他領導的組織很霸道;然而你又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牢牢地掌握住了某種「群眾路線」,所以在他控制的組織內是奪不了權的,只能分裂出走。比如「教協」的理事會制度,要湊夠三十九人才能組閣競選;沒錯,這是選舉,是司徒先生自詡的民主開放。然而他也說得夠直白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人膽敢另組內閣參選。因為能否組織到三十九人是一個關鍵,同時,在組織過程中,一定被人發現打算挑戰現存內閣的意圖,那三十九人就會立即暴露出來。」以民主的形式防止「外人」滲透,這在另一個角度看來,自然就是專權了,卻是民主得無話可說的專權。
讀到司徒先生在「學友社」被人奪權的經歷,任何人都能發現他後來的「民主專權」實是其來有自。而這段共黨地下組織的經歷,也是這本書備受爭議和懷疑的其中一節。其實這又有甚麼好懷疑的呢?「學友社」的背景屬性根本不算秘密,參加過當時活動的見證者也多有在世,如梁慕嫻甚且為文記述當年奪權的往事。只不過某些香港人的政治見解單純,接受不了「華叔」也有他的過去罷了。看完這部份量沉重的回憶錄之後,我不曉得還有沒有其他人會有我這種釋然的感覺,覺得之前對司徒先生的模糊猜測終於落實。果然,一個最懂得和共產黨鬥下去的人,一定是另一個共產黨的人(至少做過共產黨的人)。但我仍然懷疑,司徒先生真有自己被騙了的領悟嗎?還是在某個意義上,他仍然是當年那個嚮往共產黨理念的少年,堅定依然純粹如舊,乃至於放在今天,他顯得比一個黨員還像過去傳說中的那種好黨員?
的確,司徒先生在六四中「看到,中共最本質的就是敵視人民,權力第一」。但是與此同時,他始終不忘「要我盡力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中國能夠抵抗外國侵略,為中國富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謀平等做一點事」;這全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理論上該要有的目標。而他對民主中國的夢想,「結束一黨專政」的訴求,豈不也和中共建政之前的黨人殊無二致?坦白講,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懷疑,假如數十年前司徒華要不是不明不白地被組織懷疑,給人排擠了出去;就算經過六四的痛徹心骨,他後來會不會變得更像今日的吳康民呢?一個黨內的開明派?且看他到了一九八五年參選立法局之前,還要私下和新華社打招呼。而在許家屯邀他入黨的時候,竟然引用陳雲的〈大後方黨組織的徹底改組和擴大黨外的活動〉,說明「一些人過往和中共是有組織關係的,現在退出了,反而更方便開展工作」。而當時真正使得他無法再度靠攏組織的,始終是那揮之不去的心結:「我入甚麼黨?你都沒有解釋以前為甚麼甩掉我。你先解釋這個問題我才回覆你」。
最能說明他那「老一輩革命家」作風的,還是他以樸素著稱的生活:「對人生要有所執着,又要有所澹泊。精神上執着,使自己感到活在人間,有人氣,因而精進;物質上澹泊,使自己清心寡慾,雜念摒除,因而灑脫」。在香港政壇之中,司徒華的嚴肅是出了名的,他要求人家守時,而且自己比誰都還守時;他要求民主黨員不近酒色,結果他自己乾脆單身了一輩子。除了讀書寫字,中年以後的司徒先生幾乎沒有任何愛好。他那張床有半邊放滿了書,可與毛澤東一比,不同處僅在於他的床要來得更窄小,幾可容身而已。想當年,有不少人譴責司徒先生愛佔道德高地,但說實在的,這片道德高地也不是每一個人都佔得了的。他在這部回憶錄裏還詳細描述了共黨派人請他北上治病的經過。給你看病,療養你家人的健康,這原是統戰老招中的第一式,沒想到也是用在司徒華身上的最後一着。老練如他,自不會在此人生末日前的終極一刻才着了道。只是我願浪漫地猜想,哪怕是共黨,恐怕也會尊敬這麼一個老對手吧;一個為了要和你長期抗戰,於是把自己的私生活淬洗到無縫可鑽的地步的對手。這讓我想起好幾年前,一位正要大展鴻圖的本地政治人物和我閒聊,不知如何竟談到了要如何才能讓北大人相信他的事。我半開玩笑地告訴他:「去一趟北京,請他們教你何處找小姐最好。」這道理就和今天大家所說的「偽小人」相似,領導問你賭不賭,一定要說賭;領導問你愛不愛喝,一定要說自己向來無醉不歸。然而,這不只是為了表示沆瀣一氣的戰友情誼,更是為了博取信任。讓組織相信你的至上妙方,莫過於向他暴露你最陰暗最敗德最不可告人的秘密,宛若黑幫「投名狀」。相反地,假若你預備鬥爭,那就最好學習司徒華,讓自己成為一個永遠沒法被人抓到任何把柄的人,孤寡而無味。
從司徒華這一生來看,任何事只要沾上了共產黨,關鍵就永遠都是信任與否的問題了。對於主義和口號,你信不信?甚麼時候信的?又甚麼時候開始不信?在組織之內,你只能和你的上線聯繫,不得隨意橫越;如果你發現你的下線好像有人領導活動,但你全不知情,你只能隱密懷疑自己是否已經不得信任。當你身在組織以外,甚至與之對敵,那便得時刻警覺,以防滲透,千萬不能輕易相信任何人任何事。這是一種無有盡頭的心理遊戲和思維方式;是自從接到國際蘇維埃指示,在國民黨內潛伏工作以來便再也清除不去的習慣。
以這個角度去看今天的香港,你便再也不能只看表面可見的物事了,而要懂得懷疑。沒錯,這人說話說得很有道理,但為甚麼沒有人懷疑過他?一個從未遭遇反對和質疑的人是可信的嗎?那人總是打起正義的旗號行動,但從他每一次激進行動中實際獲益的又是誰呢?有人自稱可以發起比教協還要龐大的運動,他到底有甚麼用心?有人自稱不搞組織,但廣結善緣,四處結盟,再以一個「非組織」的領袖的面目出現?他究竟有沒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真正重要的,再也不是一段話一篇文章中人人都聽得懂的道理,亦不是一次行動本身那人人看得見的是非,而是背後,無窮的背後。
這是種黑暗並且令人疲憊的遊戲。有人說我們早該告別司徒華了;若要告別司徒華先生,甚至告別共產黨,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徹底拒絕這一套思維方式。誠然,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是全世界最大的政黨,也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政治組織。八千萬的黨員呀,一不小心,說不定一個踩着高跟鞋在海港城雲石地板上咯咯咯趕着掃貨的美少女也是黨員。在這年輕人為了工作為了前途才入黨的年代,恐怕再也用不着那種陰冷的地下黨遊戲了吧?那個屬於司徒華屬於組織的世界大概也早就過去了吧?
你,信還是不信?
http://finance.sina.com.hk/news/1581/2/1/3966133/1.html
張五常:大派福利使香港失業率上升 2011-07-28
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接受內地雜誌《南風窗》訪問
要給人們機會
《南風窗》:您是極反對最低工資和《勞動合同法》的,這容易犯眾怒,因為已經否定了一個社會建立基本權益保障機制的必要性和價值取向。
張五常:這樣做怎麼能幫得到窮人呢?最低工資能幫得了他們嗎?那麼容易可以幫助窮人天下還有窮人嗎?不要想得那麼天真吧。我們可以看看香港。香港是到最近才搞最低工資,但那裡發展得最好的幾十年,哪有什麼《勞動合同法》?可以回頭看中國唐宋時代的富庶,哪有看到他們那時候是講最低工資的?
我要說的是,要是這種政策能幫到最窮的人,我會立刻贊同,但根本幫不到,只能增加一些團體的權力,害最窮的人找不到工作。難道那些老闆都是愚蠢的嗎?做工廠是最難做的生意,沒有事情是比做工廠更難的。做房地產發達,我不佩服,做工廠能賺到錢,我佩服。好難賺錢的,全世界的經驗都是這樣。我們不妨立下法例,規定任何搞《勞動法》的人要先做廠,或者罰他們去做廠。
那些搞《勞動合同法》的人,搞最低工資的人,應該強迫他們去做工廠試試看。那麼容易剝削工人的嗎?有本事你去做廠給我看看。假如政府沒有給你一些壟斷權或者是一些好處,或者你沒有發明專利,或商標名牌,做廠賺錢的機會近於零。
這麼快推出新《勞動合同法》不見得是好事。如果等到中國的工業一般有發明專利或名牌寶號的租值時,推出《勞動法》會蠶食租值,而這蠶食是需要工會協助的。
《南風窗》:是說工會這種機制無法維護職工權益麼?
張五常:工會能為誰?工會能幫到一小撮工人,但他們一定要約束競爭才能有甜頭。工會頭頭可以有巨利,爭權謀殺的故事不是假的。但不是工會的會員會失業。像美國通用汽車,曾經是世界最成功的工廠,他們的專利註冊數以千計,結果完全被工會蠶食了,變成負值。
我擔心的是那些既得利益分子會憑《勞動法》控制大局,這是歐洲的經驗,也是美國的經驗。現在西方滿是山頭主義,每一方面都是被山頭主義控制住。福利不能減,政府官員薪水不能減,教師薪酬不能減,最低工資不能減,還要加,工會勢力也不能削弱,這怎麼搞啊?
美國藥房的藥劑師,70塊美元一小時,加上其他的費用,近100塊一小時,而且現在還說沒有博士學位的不能在藥房賣藥,搞得藥很貴。你在美國想進藥劑係是很難的,因為他們有山頭。各行各業都有他們自己的山頭,中國目前還沒有到那個地步,但抄回來的勞動法例繼續下去的話,遲早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不要看到別人有什麼,我們就羨慕人家,那怎麼行?這些日子引進西方的,不少是一團糟。
《南風窗》: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那麼普通勞動者和弱勢群體的權益怎麼保障?誰來保障?不能說就不管他們吧?
張五常:如果天生有缺陷,或後天遇到不幸,慈善機構會幫助,政府也應該協助。但沒有什麼缺陷,給機會又不去爭取,還是要伸手向政府拿錢,那這種人是不值得同情的。不要忘記,人有選擇餓死的權利。政府的責任,我們的責任,是要提供機會,鼓勵自力更生。
我們要給每個人自己爭取知識的權利,有出售自己知識的權利,有機會增加知識,有機會自力更生。現在的問題是給他們的機會還不夠好。香港二戰後,機會不錯,每個人都去爭取,結果許多人都變得富有。很多窮人吃了多年苦,最後還是爬了上去。今天香港大派福利,他們懶得爬了。在大派福利之前香港的失業率不到 2%,大派福利之後上升至8.6%,後來下跌到最低約3.5%。今天看還要上升,因為最近推出最低工資。換言之,大派福利使香港的失業率上升了一倍以上。目前中國最要緊的是增加青年及勞苦大眾的知識。全世界所有的可靠的研究結論,都說人民的知識增加,他們的收入就會增加得快,這一點是肯定的。
一個好的社會是設法把自力更生的機會廣及所有人。假如一個人真的沒有自助的能力,我們要照顧這個人,我們不能見死不救。我自己不是那麼有錢,但做了不少這樣的事。政府可以鼓勵慈善工作的普及。但是我認為,給你機會你不學,這麼多窮人,我們幫得了多少呢?英諺說:“上帝幫助那些懂得幫助自己的人。”我們不是上帝,但給窮人自力更生的機會上蒼會是有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