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2日星期三

2008.03.12 Part3 [生擒李澤佳,決心是關鍵,入豪門,封殺湯唯,外星人,合一宗教,紀曉嵐,十降十不降,兩個問題]

生擒李澤佳,決心是關鍵,入豪門,封殺湯唯,外星人,合一宗教,紀曉嵐,十降十不降,兩個問題

2008年03月12日
主持:蕭若元、梁錦祥、靳民知、Eddie


解說王維《西施詠》
http://shiushiupod.blogspot.com/2006/12/20061221-part3.html

出塞詩改作出塞詞

黃河遠上 白雲一片 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 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傳說紀曉嵐是個怕熱的人,而他也是清乾隆在位時,負責『四庫全書』的總篹,也就是現在俗稱的總編;『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全是用蠅頭小楷寫成,據說計有七萬萬七千七百七十七個字,這書絕非一人一日可成。
話說這天正是又悶又熱的天氣,紀曉嵐與眾編輯正在書院趕編『四庫全書』,但天氣實在太熱了,別人了不起用手巾擦擦汗,而紀曉嵐卻怎麼擦也擦不完,於是乾脆脫光衣服,免得汗水將所編給展卷了。
以往皇帝前往一處必先通報,以使下屬準備整理,但這日乾隆提早退朝,突然心血來潮便往紀曉嵐所在的書院前來。眼看已來不及通報,而紀曉嵐卻光著上身,這在帝制時期乃失儀之罪,按律當斬,於是紀曉嵐靈機一動便往桌下躲去。
乾隆老遠便看到紀曉嵐,心想這傢伙到底在搞什麼鬼?於是一屁股便往紀曉嵐的座位坐了下去。
那座位乃三面不透風,一面開通的桌台,乾隆這一坐把唯一通氣的那面也堵死,紀曉嵐坐在外面還熱呢,何況是躲在桌下,心想是誰這麼缺德,但念頭一轉又想到,也許是有人怕他被乾隆瞧見,故意這麼做,也算是好意。
但過了好久,乾隆也故意不出聲,並用手示意大家也不可出聲,紀曉嵐在桌下心中又想,再不出聲也不用等午門斬首,就是悶也要悶死了!於是小聲問道:「老頭子走了沒?」
乾隆一聽,說道:「朕恭在此!」
喲呵!還是沒躲過去!於是紀曉嵐出來叩見乾隆。
乾隆一見紀曉嵐那副模樣心裡也樂了,但表面上還是板著臉說:「紀昀,你為何叫朕老頭子,你倒說說看,有理則生,無理則死!」
紀曉嵐理了理衣裳,不慌不忙的說:「老乃長壽之義;天下萬物之首領曰頭;子乃對聖賢之尊稱,孔丘、孟軻皆稱子;因此,三者合起來便稱老頭子。」
乾隆本來就只是要尋紀曉嵐開心,更何況『四庫全書』還指望著他;而對紀曉嵐的機智也相當疼惜。
看到紀曉嵐熱的滿身大汗,不禁憐惜,叫道:「來人!賜茶一盞。」紀曉嵐剛要端起茶碗,乾隆突然靈機一動,說道:「紀愛卿,朕這裡有一把扇子,還未題字,你就替朕寫一首詩詞吧!」
紀曉嵐接過扇子,想起剛才那股熱勁,便題了一首王之渙的出塞,原詩是這樣寫的: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詩是好詩,字是好字,乾隆接過紀曉嵐一揮而就的扇子,心裡很是高興,順口便唸道:「黃河遠上白雲...」喲!這中間怎麼少了一個『間』字,乾隆一生寫了九百多首詩詞,對唐詩也不陌生,一瞧這詩中間少了個字,這存心是要考考寡人;這在那年頭便犯了欺君之罪,
乾隆把臉一橫,說道:「紀昀,你好大的膽子,為何欺瞞寡人!」紀曉嵐本來得意洋洋的正要端起茶杯,一聽連忙接過扇子一看,從容的說道:「啟稟陛下!臣題的不是出塞詩,而是出塞詞。」
接著便唸道:
「黃河遠上 白雲一片 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 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乾隆一聽也不得不讚嘆紀曉嵐的機智與文才。

還好那年頭題詩寫字全不用標點符號,否則紀曉嵐的腦袋非搬了家不可。
紀曉嵐剛要端起茶杯喝茶,乾隆突然喝道:「別動!」
這下把群臣的心差點從嗓子眼裡蹦了出來!
乾隆繼說道:「紀愛卿,人都說你有急智與文才,朕要考考你,
看看是否浪得虛名;朕每講一句話,你來給朕對一句詩,對得上則重重有賞,對不上則二罪俱罰!」
乾隆說道:「昨天夜裡娘娘生了個娃兒!」
紀曉嵐不加思索的對道:「昨夜後宮降真龍。」
乾隆又說:「是個女娃兒。」
紀曉嵐又對:「月裡嫦娥下九重。」
乾隆說:「可惜剛生下來就夭折了!」
紀曉嵐張口就來:「天上人間留不住!」
乾隆說:「你知道是怎麼死的嗎?是掉尿盆裡淹死的!」
他一邊說一邊心想:「看你怎麼對上來!」
這下乾隆滿以為可以難倒紀曉嵐,群臣也都為紀曉嵐擔足了心;沒想到紀曉嵐略加思索後,說道:
「昨夜後宮降真龍,月裡嫦娥下九重;天上人間留不住...」
乾隆接口:「掉尿盆裡淹死怎麼對!」
紀曉嵐說:「翻身跳入水晶宮!」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代詩人杜牧所作的這首《清明》,千百年來傳誦不衰,並且成為中國詩歌史上被變體最多的一首古詩。有人通過對原詩文字的斷句、或者文字的省略、變化和標點符號的變化,將其改為短劇本、詞、散文小品、戲曲小品、三言詩、四言詩、五言絕句等。


(一)變為短劇本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變為詞三首:
其一(據說是蘇束皮所改):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其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其三(南鄉子):
清明時節,雨落紛紛。斷魂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不遠杏花村。


(三)變為散文小品

其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其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四)變為戲曲小品:
時間:清明時節
布景:雨紛紛
地點:路上
(幕啟)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五)三言詩:
清明節,雨紛紛,路上行,欲斷魂,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


(六)四言詩:
清明時節,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指杏花村。


(七)五言詩: (據說是紀曉嵐所改)
清明時節雨,行人欲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刪改的理由是:清明時節下雨,自然是"紛紛","行人"當然是在"路上";"酒家何處有?"本屬問句,"借問"則多餘;"遙指杏花村"者,也可以讓讀者想象為"村姑"或其他,不必拘泥于"牧童"。



===============================

紀曉嵐猜謎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
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
對東西南北模糊,雖是短品,卻是妙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